本报讯(记者 王雪) 1月2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新闻发布厅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农牧业局新闻发言人徐百亭就我市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新闻发布。
农民收入、粮食产量创新高
实施“南菜北薯、乳肉并举”战略,打造“五个基地”、“一个屏障”,重点培育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四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在种种措施推动下,虽然2014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市农民收入、粮食产量、蔬菜产量、牲畜存栏均创新高。2014年,我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20元,增长11%,增速再次超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产量预计达到115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蔬菜产量预计达到110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牲畜存栏达到469万头只,同比增长18%。
启动园区建设引入优秀企业
我市在推进现代化农牧业的进程中加强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和食品加工园区建设。2014年,我市规划建设了土右旗、九原区、固阳县、达茂旗4个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配套建设了30个农牧业示范基地。土右旗、九原区2个食品加工园区正在快速推进中,青山区食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准备启动生产。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我市引进、鼓励龙头企业优先入园,支持龙头企业新上先进生产线、物流配送、市场开拓、品牌创建、产品销售和新产品研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主食品加工业、发展蔬菜、马铃薯高端产品加工、开发牛羊肉类及其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有地域特色的饰品加工。
安全追溯体系保餐桌安全
为保障餐桌安全,我市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建成由政府主导,企业、基地承接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新建市、旗(县区)、企业三级追溯信息平台。平台网联市、旗县区、企业监测信息,具有产品产地生产信息、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质量追溯、质量监管、质量安全风险预警评估、综合展示、统计分析等综合功能。目前,我市已建设50个追溯试点企业(基地),10个试点已正式投入运营,实现了农畜产品生产信息全程可追溯。
科技兴农实现产学研合作
2014年,我市在包头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的基础上,与国内领先科研机构加强合作,设立了中科院绿色农业包头中心、中国农大玉米工程技术院士工作站和内蒙古农科院包头分院。承接三大科研机构科研推广项目20项,落实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引进示范推广优质品种80个、适用技术40项。
打造知名品牌促产品输出
为推动我市优秀农畜产品走出去,我市积极打造农畜产品品牌。2014年,全市农畜产品行业中中国驰名、自治区著名和包头市知名商标分别达到9个、34个和40个。农畜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地理标识”达到269个。推动小尾羊、蓝色牧野、古顺园等企业与淘宝等电商对接,实现网上销售,在市区开设各类绿色农畜产品展示直销店20余家。组织召开首届中国(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组织参加多个全国和自治区展会,将包头市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到全国各地。
农牧业走向“高精强”
除启动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和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科技兴农、打造农畜产品品牌外,我市农业还着力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牧业项目建设,形成农牧业发展七大亮点。在2015年,我市还将在建设一流的园区、引进培育一流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流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搭建一流的服务平台上下功夫,全力打造“高精强”现代农牧业。
来源:包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