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狄瑞明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围绕“创新发展 主动适应‘新常态’,务实合作 积极融入‘新丝路’”这一主题就呼和浩特市贯彻落实《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情况作一简要发言。
一、 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国务院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及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学习新思想,研究新问题,落实新举措,全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进中优化的发展态势。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94亿元,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5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6亿元,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6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23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12538元,增长10%。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91.9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7.3亿元,增长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8.6亿元,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55.5亿元,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135亿元。
二、 呼和浩特市的主要发展思路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一极,我们根据中央的精神和决策部署,按照《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对呼和浩特市的战略定位,结合我市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任务,丰富完善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总体思路方面,确定了打造“两个一流”、推进“三个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两个一流”是指我们要“打造一流的首府城市、建设一流的首府经济”;“三个建设”即:建设活力首府,就是使首府更具有开放转型的推动力,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投资创业的吸引力;建设美丽首府,就是让首府变得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开放包容、诚信友善;建设和谐首府,就是使首府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真正成为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自治区首府城市。实现“两个率先”就是在自治区率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这些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把中央精神贯彻到全市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凝聚了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有力保证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空间布局方面,以城乡一体化为统领,按照“大呼和浩特”理念对城乡空间布局进行调整,“改造提升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东部新区,打造北部生态观光带,建设南部现代产业园”;按照“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强”要求打造旗县小城镇,形成中心城区与卫星城镇互动发展的格局。
产业发展布局方面,围绕产业发展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目标,坚持存量和增量一起调整,工业、服务业和农牧业协同调整,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一是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全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百货零售、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云计算、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占经济比重不断上升。三次产业比重由2013年的5:32:63调整为2014年的4.3:29.3:66.4。201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9.7%,较2014年又提高3.3个百分点。二是按照“打造一批、培育一批、承接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就是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清洁能源、光伏材料和现代化工产业,四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培育一批” 就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市共有高科技企业69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4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的12.8%,2014年,全市高科技企业实现产值226亿元,同比增长30%。共有战略性新兴企业158家,其中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56家,实现产值1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近30%。“承接一批”就是承接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成功引入了北车等一批重点项目。“淘汰一批”就是淘汰一批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和项目。“十二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水泥189万吨、焦炭25万吨、造纸1.6万吨。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都市型农业,重点推进设施农业、奶牛规模化养殖和现代草产业发展,培育了蒙草抗旱、蒙树(和盛育林)、圣牧高科等一批龙头企业。各类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267家,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287亿元。
三、 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呼和浩特一座特色鲜明、开放包容的城市,在政治、文化、区位、人才、交通等方面都具有鲜明优势,立足优势创机遇、谋发展、求合作,是呼和浩特参与呼包银榆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 发挥首府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发展云计算产业,呼和浩特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呼和浩特是环渤海地区连接西北地区、俄罗斯和蒙古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国家确立的呼包鄂榆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同时,资源优势、环境气候、人才优势等条件也为呼和浩特发展云计算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呼和浩特市充分发挥优势,着力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打造云计算产业基地。依托盛乐和鸿盛两个云计算园区,引进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投资规模近700亿元。项目建成后,机架柜数可达23.7万个,各类服务器数量可达368万台,呼和浩特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并运行的服务器达到30万台,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台。已有百度、搜狗、阿里巴巴、搜狐、腾讯、浪潮、聚友网络、蓝汛通信技术、中国云立方等几十家数据应用企业入驻,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基地将辐射“呼包银榆经济区”全范围,为各区内城市提供可靠优良的数据服务,并在云计算应用产业链延伸拓展等方面谋求更大更深入的合作。
(二)发挥首府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呼和浩特市是我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市域内有公路94条,国道3条,省道5条,上等级公路6300多公里。目前总投资200亿元的城市快速路工程主线已于今年7月底建成通车;总投资338.8亿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已获国务院批准,今年8月份试验段开工建设;总投资200多亿元的机场迁建工程正在加快审批。
我市紧紧抓住纳入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的政策机遇,完善呼包银榆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蒙古和俄罗斯的区域或国际物流通道,大力发展煤炭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空港物流等特色物流体系。按照“两港、四区、两园、一带”总规划,加快推进呼铁局沙良铁路现代综合物流园申报和建设进度,打造铁路口岸。继续完善城发脑包、亿阳、金河大型公路物流中心配套设施,高标准推进上海绿地沙尔营物流园区升级改造工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一级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引导美通、保全庄等大型批发市场加强仓储能力建设,形成门类齐全、支撑有力的二级物流配送节点,利用城区拆并后的热源点旧址和城市便民市场等资源,规划建设物流配送站点,形成覆盖广泛、服务便捷的三级物流配送网络。
同时,构建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保税仓库和跨境通道为核心的跨境电子商务体系,开通了全区唯一的国际快件入境通道,重点推动了大宗畜产品交易所、电子口岸银行、俄蒙通、海悦通等跨境电子商务项目建设,国内客户收货周期平均缩短7-10天。俄蒙通是专注于对俄罗斯、蒙古国的跨境电商综合物流服务项目,依托呼和浩特机场、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对俄罗斯、蒙古国的地缘通道优势,以物流为基础,以跨境电商为平台,金融服务为纽带,实现对跨境电商全流程的供应链服务,实现“四通、六仓、线上线下全流程供应链管理”(“四通”即:空中通、陆地通、网上通和金融通,“六仓”即:呼和浩特保税仓、满洲里边境仓、二连浩特边境仓、北京展示仓、蒙古海外仓、俄罗斯海外仓),打造“中俄蒙现代商务服务平台”。目前,呼和浩特市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金川工业园区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呼和浩特将着力打造面向俄蒙及欧洲、服务内地的双向“桥头堡”,抢占区域内现代物流制高点,进一步发挥好纽带作用,为“呼包银榆经济区”与俄蒙、京津冀搭建流通桥梁。
(三)发挥首府人才优势,激发大众创业,促进万众创新。我市约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9万余名,占自治区全部科技人员总数的30%以上,市内拥有各类高等院校23所,在校学生25万人,拥有内蒙古自治区70%的科技教育资源。我市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制定出台《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条例》、《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激发创新动力,促进万众创新,完善创新平台,共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云计算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各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各级各类研发机构共计269家。目前,正全力推进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与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签署厅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合作协议,每年增加产学研专项资金2000万元,促进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近几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每年都以10%的速度递增,企业专利应用率达到75%以上。2014年,我市有效发明专利1119件,占自治区的46.4%,居于首位,技术合同成交额8.9亿元。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7万户,新增注册资本(金)1081亿元。市场总量达到22万户,注册资本(金)达3420亿元,创历史新高。
呼和浩特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与“呼包银榆经济区”各城市在人才培养、人才交流、人才共享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工作,带动更多人才流向经济区、留在经济区,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四、 推进创新发展、务实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 支持呼和浩特举办“中蒙博览会”。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蒙古国时签署了联合宣言,宣布将中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蒙关系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同时明确要举办中蒙博览会。呼和浩特市认真领会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要把内蒙古建设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延边开放带”要求,全力举办好“中蒙博览会”。“中蒙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是呼和浩特的机遇,也是“呼包银榆经济区”的机遇,对打造“一带一路”、“中俄蒙经济走廊”、促进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希望各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协作交流,积极参与博览会各项工作;恳请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我市举办“中蒙博览会”。
(二) 支持呼和浩特设立“中俄蒙通”网络银行。 作为“呼包鄂城市群”和“呼包银榆经济区”中心城市、以及自治区向北开放重点城市,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俄蒙贸易发展势头较好,2014年,全市对俄蒙贸易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6.4%。下一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我市“两港”(沙良陆港和新机场空港)的快速推进,对外贸易将大幅增加。为搭建中俄蒙贸易快速结算服务平台,我市拟设立“中俄蒙通”网络银行,经营业务包括外币业务、进口信用证业务,办理外币汇出汇款、结售汇以及业务进度实时查询、托收查询、出口信用证查询、业务实时通知等,恳请国家同意呼和浩特设立“中俄蒙通”网络银行。
《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务院制定下发的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规划。随着近年来规划的深入实施,各地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总结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我们将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主动加强与各城市的学习交流,推动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